自從國內疫情爆發,玲幾乎過著家裡與公司兩點一線的宅生活,
幸而在所有人的努力自律之下,令人驚恐的疫情獲得緩解,終於可以適當慰勞自己,
近日台北氣候陰濕寒冷,讓我嚮往著南部的溫暖氣候,因此有了兩天一夜的台南之旅,
台南是一座擁有豐富歷史古蹟及人文風情的城市,有著吃不完的平民美食,很適合慢遊,
一天一景點,奇美博物館及塘湖藝術村讓我有不虛此行的滿足感,身心壓力得到緩解.
奇美博物館已成為到台南不可錯過的景點之一,
古典富麗的博物館坐落在佔地40公頃景緻宜人的都會公園之中,
館外西洋雕刻藝術及館內豐富的文物展示,秒殺我不少的記憶體,
這次的遊記會有3篇文章紀錄,奇美博物館.富驛時尚酒店住宿及老塘湖藝術村.
台南都會公園以繆思湖做為分界,有著不同的參觀時間,
都會公園(繆思湖外圍) - 全年無休,無須購票,適合休憩散步的好地方.
博物館園區(繆思湖以內,博物館外) - 無需購票,開放時間:開館日9:00至18:30.
博物館 - 需購票參觀,開館時間:9:30至17:30, 休館日:每周三.除夕.及公告休館日.
此外,奇美博物館因應疫情,嚴格控管參觀人數,恢復預約參觀制度,預約系統請點這裡.
園區共有4處停車場,當天我們停在左下方台一北停車場,最先抵達的就是必拍的阿波羅噴泉廣場.
天氣爆好,有點熱又不會太熱,舒服的氣候.
阿波羅噴泉廣場
關於戶外的雕刻作品,官網有詳細的介紹,有興趣可以點進去看,
玲的藝術天分與造詣皆不高,只能分享美照
約10分鐘就有一場噴水表演,搭配音樂,挺震撼的,
玲這趟旅行有拍了些影片,希望能順利編輯完成XDDDD
奧林帕斯橋
兩側的雕像為奧林帕斯山的12主神,意味歡迎之意.
五穀女神 - 狄密特(柯瑞斯) ,掌管萬物生長.
眾神之王 - 宙斯(朱彼特),掌管宇宙.秩序.命運.
眾神之后 - 希拉(朱諾),掌管婚姻.生育.繼承.
神界與人界信差 - 荷米斯(墨丘利)
湖天一色的繆思湖,好美好美!
象徵的迎賓大廳的繆思廣場
博物館大廳
正前方入口為常設展區,
展區一樓有雕塑大道.兵器廳.動物廳及羅丹廳,
二樓為藝術廳及樂器廳
除了大型展外也設有小型櫥窗展示,如水鳥.陸鳥.銀器.時鐘等,
總之展品之豐富,真要認真看花上一天也不為過,玲可是第一次在博物館走到腿痠腰疼的...
大廳的左邊有711便利商店.義式餐廳.咖啡廳.禮品部等,
玲本想在這裡用餐,但少爺認為來台南吃義大利麵太委屈肚子,要吃也得吃當地美食,
果然少爺比我理智...
大廳的右邊為特展入口及售票處,
常設展全票票價為NT$200元,特展為NT$450元,
玲這次透過路客(KLOOK)購買雙展套票一張NT$500元(國旅券.藝FUN券適用),
持下載的憑證到售票處換取正式門票就可以入場囉.
雕塑大道
常設館除了作品前有標記不可拍照之外皆可拍,但不得錄影.不得使用閃光燈及自拍棒,
像照片上的第一個雕刻作品就不允許拍照,我在徵求服務人員的同意下拍一張全景,
以下的分享我盡量以廣拍方式呈現,偶放幾張近照,
奇美博物館的展示真的要現場欣賞才能體會到藝術之美及開眼界的震撼,
總之奇美創辦人許文龍先生,請收下我的膝蓋,您真的太偉大了!
作品主題 : 冬天
描繪一個小孩依偎在母親懷抱取暖,人物的表情.動作及衣物的細微部分都太真實了,
給人一種溫馨的感覺.
動物廳
每個動物雕像都太真實了,恍如一處靜止的野生動物園,
栩栩如生的景象不光是小朋友喜歡,連大嬸我都逗留許久,
所以說奇美博物館是一處適合各個年齡層的博物館,一點也不為過.
兵器廳
展示許多不同時期囊括古今中外的兵器,是少爺最愛的區域.
刀槍不入的金縷衣!!
好吧,玲對武器的認知完全來自於武俠劇,還是乖乖地看說明..
櫥窗展示 - 水鳥
羅丹廳
常設館二樓
服務人員提醒我拍照可以拿掉口罩,但..偶素顏...應該戴口罩比較好看說.
樂器廳
外型奇特的樂器
我喜歡的中國樂器
來到這,不妨多停留片刻,
樂器旁的顯示器會對當樂器詳細解說,並且在整點時刻一同演奏,
美妙的合奏樂曲令老爺起了雞皮疙瘩,是樂器廳的一大亮點.
藝術廳
藝術廳有兩個區域,一處可拍照一處不可拍,
展間利用柔和的色彩襯托作品的亮度,令人不由得放慢腳步細細品味.
特展 - 蒂姆˙沃克 - 美妙事物
傳奇攝影師蒂姆˙沃克個人攝影展,亞洲區的首展就落在奇美博物館,
老實說,觀看大師的作品需具備一點想像力,或者對攝影有一定程度的喜歡,
奇美博物館開幕至約6年了吧,玲也終於到此一遊,
如果說館內是一場心靈饗宴,那麼園區就是一處讓身體達到放鬆的休憩所在,
奇美博物館就分享到這了!
奇美博物館
電話:06-2660808
地址:台南市仁德區文華路二段66號
官網:https://www.chimeimuseum.org/
影片出爐拉,看這裡看這裡
已經一年多未更新格子,也好長一段時間沒上來看,
對於一位訪客的留言,對不起...我笑了,
"然後?" 好吧,我知道這是我一直以來的問題,
我太喜歡把一天的行程擠在一篇分享文中,導致寫到最後精疲力盡就敷衍了事,
您的留言讓我正視我的問題,希望在這篇文可以感受到我正在進步.